纪念这”短命”的”爱情”

    最近心情挺复杂的,不要被标题迷惑,其实是姑且说做爱情罢!

 

    老朋友们,当你看到此文的时候请别讥嘲。新朋友们,也请别太过惊奇。

 

   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这一年记载着我人生中两段重要的时刻。

 

    第一个,是职业生涯的改变。自毕业08年起,在两年半的创业时间里,经过各种磨练,流过不少汗水,也有过一些成果,虽然最终“革命”未能成功,但是总体说来都是过得非常充实的。在2010年六月,最终妥协在现实在我——在别人看来——终于放下了过去无意义的坚持,改投一家私营企业,不急不躁,不高不低的工作状态,相比创业而言,纯属娱乐而已。。。

 

    第二个,爱情观念的变化。这个变化可能是多方面促成的,其一是年龄到了,在中国传统压力下,不得不如此。其二是认知上,以前总觉得自己应该先把条件弄好一点,让那个她能一辈子轻松快乐的,简单的说就是常说的立业为先吧。但是仔细想想,如果再像以前那样,也许当你飞高了的时候,或许爱情早已与你无缘了,并且有多少物质生活好的人还能有太多空余的时间去陪着她呢,因此那时的爱情基本就是此情非彼情了吧!

 

    在这里我只说说关于第二个改变的一些事情吧。

 

    我知道,以前因为自己对那种想法的坚持,失去过很好的机会,但是我并不后悔。那时的我选择逃避沉沦后,并没有能够让我改变并值得改变的。

    创业的时间其实就是在履行我的坚持,有梦在的日子是不会苦的,即使在常人看来是人不像人的日子,整天不分昼夜的瞎忙活。痛心疾首的放下这一切之后,本想休息一段时间,但是在父母的压力下,只得去寻找一个落脚的地点。

    突然梦没了,就像魂丢了一样,做什么事来都失去了以前的干劲。无聊之中想通了很多事情。于是在感情方面,我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吧。

    对待感情,其他的不能肯定,唯一能肯定自己的是那份唯一的执着,认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的,就像自己做事情的性格一样。

    而性格内向的我只有从网络出发,一步步的寻觅着。但是在心里想,网络毕竟是网络,不能替代——至少在当代——不能替代现实,所以在资料里,明确的写道:对于网络聊天,我想90%的作用只是初层次的了解,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接受异地恋的人了。我个人观点是:如果双方确定想进行了解沟通,可以先做这类初层次的了解,然后在适合的条件下真实面对相处比较好,相信这对双方都是不错的。


    怀着一颗真诚的心,携着一个理性的大脑,选择注册了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网站,看过不少资料,但是毕竟也是需要缘分的,最终有幸认识到了一个第一印象还不错的老乡。

    话说网络上人的警惕心还是挺高的,值得欣慰。虽然一番波折,但是最终还是联系上了。基本上在网上能得到的信息大约都有些了解了吧,不过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问题。当真的把自己摆在爱情边上的时候,突然以前的信誓旦旦的标准已经很淡了。 我是个不主动的人,也是个很沉默的人,要到了电话,第一个电话还是别人打过来的,让我很诧异。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,第一感觉其实和想象是完全不一样的,实际上听起来要成熟得多。之后也了解了一些比较浅的生活习惯吧。听说总喜欢熬夜,我可以比成以前通宵达旦的瞎忙,这只是一种暂时的习惯;听说对我们家乡人有成见,我可以当成是冲动的误解;听说喜欢听说不习惯猪肉,我可以当成是回族习惯……我现在懂得,在我的感情字典里,喜欢的是那份真诚。我想说,外貌不是最重要的,我喜欢素妆的你,喜欢真实的你,喜欢你能真诚的面对我以及面对两个人的感情的你。

    既然真诚,我想网络上再多的了解,也是虚的,即使是视频、每天一个电话能表达想念的感情,我想只有真正的面对面,才能映证一切,才能知道究竟合适不合适。

    在艰难的考虑下,我终于史上第一次的迈了出去。认识后快一月后的一个周日,天气不错,我选择了这天两个人都有空闲的时候。我没完全通知她,只问清楚了下班时间,我选择既不打扰她生活,也不打扰她工作的时间里跟她见一面,于是提前了2个小时出发,一直等到下班前30分钟才告诉她在等着她。既然要真诚,我想准备一个下午茶,一朵花是必须的吧,我鼓起勇气,第一次的买了花……之后拿着东西一直等着,虽然她说不愿意见,还是直到她说已经到家了……

    事情就是这样的快结束了。

    对此的评价,其实只是跨入爱情在门槛上摔倒了而已,虽然牺牲了好几个第一次,但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深刻了,我相信自己的未来。

 

    看得有点酒味吧,记得你看到的都是些胡话罢了。

 

 

把第一次的玫瑰花送给自己:
my first rose

告诉自己,有些事永远只有一次。



郑重声明:
除特别声明为转载内容外,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作者原创,谢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经许可的复制和转播!
对于确有转载需要的,请先与作者联系,在获得允许后烦请在转载时保留文章出处。
本文出自Lupin's Blog:http://www.cnzui.com/archives/48